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松 之 音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2011年年终讲  

2011-12-26 22:06:36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年 终 讲 

 

临近岁末,“年终奖”又成了热门话题,五花八门的新闻报道铺天盖地。对于这些我并不感兴趣,却让我想起应该给我的博客发一个年终讲,这个“讲”不是那个“奖”,是年终讲讲我的2011

走过2011,我又增添了一岁,来年五十有九。站在花甲门前,遥望古稀之路,感叹岁月无情。回顾过去的一年,一颗平庸的心,闲观日月,冷对风雨,即“蛋定”又“河蟹”,生活过的算是有滋有味。美中不足的是没能回六九八五矿山去看看。这是2011年的一个遗憾,其纠结归罪于天不作美。

我身边的矿友,都是名符其实六九八五工程学院毕业的,一喊喝酒人马具全,就连在一百公里以外工作的都拼命地往回赶。一提回矿山,异口同声讲“没有时间”,都说我退休闲出病来了,不知道他们上班人的辛苦。唯有马甲脑铁矿的兄弟与我同病相怜,提出在国庆节放假期间陪我去矿山,偏偏那时我又走不开,害的我连续做回矿山的梦。正是这一番美梦启发了我,写一篇回矿山的游记哄弄哄弄自己,起名就叫《六九八五之梦》。

心血来潮草草几笔,刚写了个开头恰好进入年底,一时兴起就当个“年终讲”发了。其实此刻我也很担心这篇《六九八五之梦》能不能完成,毕竟三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回去,现在变化成什么样子?如何继续写是个大难题。思前想后一横心,发就发了,容我努力,如果最终不能完成作品,就当是效仿一把曹雪芹写《红楼梦》——死不出版。

不多说了,敬请观阅:

 

 

 

六九八五之梦

(草稿)

 

 

第一回   梦幻梦章回著小说    书痴情痴人讲痴梦

 

 

梦,东汉时期的王符就认为:人有所思,即梦其到;有忧,即梦其事。又说:昼夜所思,夜梦其事。

 

 此卷《六九八五之梦》的启端,就源自一个梦,一个日思夜想的梦。在梦里我又回到了阔别三十多年的六九八五铁矿,回到了我初步社会体验人生的起始地方,一个远离家乡凄楚荒凉有恨有怨有故事的穷山沟。

一条经历了四十年风雨的盘山道上,慢步着初始建造它的我,脚印覆盖着当年的脚印,耳畔飘扬着当年的歌。举头仰望着蓝天,幻想着还能看到高炉上冒出的云烟;低头仔细的寻找,阳光下我们十六岁时懵懂轻狂的模样,偎依在峰环村抱的晚霞里,回想着夜幕下用手电筒照亮赵庄时的景象。伫立于这片用汗水和泪水浇灌的土地里,欣赏着盛开记忆的花香。身被情醉神迷,心随山舞风扬。……梦就像一部七十年代的黑白电影片。

 

当我从梦中醒来的时候,依然是静静地一动不动,呆呆地凝视着屋顶,回味梦中美好的情景。我预示着合上双眼,但不管如何地努力想重新回到梦里,却都是徒劳无功。睡不成的觉促使我伏案在电脑前,敲击起键盘,记述下这旧地重游之梦,将一颗归心在键盘里实现梦想成真。这就引出来“梦幻梦章回著小说,书痴情痴人写痴梦”的开篇第一回。

 

说起为什么要用章回小说体形式写一个梦幻中的虚拟故事,以梦幻中的梦抒写心中对昔日矿山的怀念之情,这也是受了名著《红楼梦》的启迪。我喜爱《红楼梦》,除了抄写全部的诗词歌赋外,还用心的背诵过一百二十回的回目,对章回体小说的写作形式非常钟爱,尤其对回目中暗藏的伏笔更是欣赏,诸如“甄士隐——真事隐去,贾雨村——假语村言”之类赞叹不已。当起笔要写一个虚幻中的矿山重游故事时,不由自主的信手捏来,模仿曹公三个字的“梦”,杜撰一个六个字的“梦”。区区不才斗胆尝试。以上所述权当是本小说的引子,欢迎大家阅读指正。

 

满篇虚幻梦,字字矿山情。如能随吾愿,必在梦中行。

 

 

 

第二回   寻梦迹千里走单骑    赴矿山一路晒回忆

 

 

我又踏上了南下的列车。

 时过境迁,昔日轰轰烈烈的站台变的挤挤嚷嚷,不见了当年的悲壮。列车里形形色色的旅客却看不到半个离家人的失落和沮丧,唯独我一个人东张西望,寻觅着遗逝的时光。(待续)

××××××

××××××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写于2011年12月25日

 

在此附上四张照片

 

2011年年终讲 - 松之音 - 松 之 音   2011年年终讲 - 松之音 - 松 之 音

 

 2011年年终讲 - 松之音 - 松 之 音  2011年年终讲 - 松之音 - 松 之 音

 

       这是我的同学张津生在201095日回河西矿时特意为我拍照的。

照片1是我当年居住的院子,2是住房的屋门,3是院子的大门,4是废弃了的河西矿矿区。

看着照片就想起我在《六九八五之岁月》中对它的描述“屋里黑洞洞的杂乱无章,一套里外间的屋子,不到三十平方,只有在里屋光秃秃的土炕上有个糊纸的木窗,阳光透过灰黄的窗纸射进淡淡的光。如果关闭了房门,屋里的白天和黑夜一个样,昏暗无亮。四面的黄泥巴墙上挂满蜘蛛网,灰尘遍是,倍感凄凉。”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650)| 评论(27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